中國股市火爆交易軟件被“擠爆” 掃描全球股民現狀
2015-04-27 13:11: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中國股市最近持續火爆,大量投資者“跑步入市”,很多人在想:“股市那么火,我想去看看。”新數據表明:約1億中國人已經成為股民。由于新增股民帶來大量資金,上交所交易軟件20號因為成交量突破1萬億元而被“擠爆”,這說明A股市場已經熱到了什么樣的程度。
放眼世界,上周全球股市大幅飆升,創下歷史高位。法國巴黎銀行的股市策略師表示,目前投資者正在被吸引入市,這將促使股市表現穩定。那么國外股民如何炒股?他們對股市是不是也緊張呢?
首先來看澳大利亞。過去十多年,澳大利亞許多國有公司如銀行、電信公司及保險公司等通過股票上市進行私有化,很多澳大利亞人是因為這些上市公司對其配送股份而成為股民。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是股民委托他人理財,并不是自己來開戶炒股,僅有5%到7%的股民為活躍股民。
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認為,不直接參與投資、不直接參與股票買賣不等于澳大利亞股民對股市不參與、不關心。
胡方:澳大利亞只有一個普通股的證券交易所,總體來看澳大利亞的股市是波瀾不驚,又冷又穩。一共只有兩千多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擁有的股票數雖然比較多,有一千多支股票,但是他的數量總數很小,每天的活躍度也并不高。不過,雖然澳大利亞的股票活躍度不夠,但是澳大利亞所持有股票的民眾數量與全澳大利亞國民的數量比,在全世界卻是排得上號的。目前澳大利亞持股民眾的比例是43.5%,而這一數字在前幾年更高,在1999的時候,他甚至高達54%。然而,這個比例并沒有帶來整個股市的活躍。這是因為,很多人持股是由自己的上一輩傳下來的,或者是近十年來,澳大利亞的很多國有企業轉為私有企業上市之后,很多民眾被配送了股份,因此變成了持股民眾,而真正在澳大利亞活躍的股民,只占整個澳大利亞人數的5%到7%,大部分持股民眾是更樂于定期的享受派息分紅,對于這一支股票的具體的走勢情況并不是特別的關心。另外,在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時,交給券商的傭金是比較高的,這也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收益。通常情況下,在澳大利亞交易一次股票所收取的傭金是二十元澳幣左右,我自己買賣股票的時候,是習慣于大概四千塊錢左右每一筆進出,這樣算下來傭金的費率要達到千分之五。我有一個朋友以前在中國國內就是炒股的,現在來到澳大利亞以后,開始炒澳大利亞股票,剛開始炒那陣子他就天天和券商交涉,討論達到多少的交易量情況下,券商可以把它的傭金費用下降,否則的話相對于中國的股票市場每一次盈利以后,仍然要搭進去的傭金費用實在是占的比例太高了。
我們再將視線轉向俄羅斯。全球華語廣播網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俄羅斯民眾普遍認為買外匯比買股票更安全,炒股的人數并不多。
張舜衡:人類歷史上股票最大的崩盤不是1929年的美國股災,而是俄國金融危機下的股市。1997年10月俄羅斯股票指數,最高571.66,到1998年10月,一年股指跌至最低37.74,歷時一年跌幅93.4%,打入地獄。股災后八年,隨著國際原油期貨漲了8年,俄羅斯股指從37.74漲至2008年5月最高2498.1,十年中漲了66.19倍,進入天堂。俄羅斯普京大受歡迎,國際原油期貨和股市幫了他的大忙。再看2008年金融危機,俄羅斯經濟2009年下滑8%,俄羅斯股市崩盤下跌80%,可是在全球市場穩定之后,俄羅斯股市從2009年初至2011年4月,回升了326%,俄羅斯股市就是這樣,從極跌到極升,完全沒有像中國股市漲停板的限制。俄羅斯股民在這一波又一波的冰與火的洗禮中潛逃,從股市轉往匯市,俄羅斯外匯市場的交易量是股票市場的數倍甚至是十幾倍。原因有三點,第一,股票是以盧布計價,無論如何交易都無法對沖俄羅斯盧布貶值的黑天鵝事件。第二,在股票交易市場的任何交易,都有可能被政府征稅,外國人交易其利潤甚至要被計稅30%。第三,俄羅斯市場消息不透明,企業數據嚴重造假,股票夠機構操縱,相對于外匯市場客觀公正不容易受人為操作,行情和數據都較為公開。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鄰國日本。在日語中,并沒有“股民”這個詞,他們的措辭比較復雜,叫做“個人投資家”。從這兩個詞語的構詞中,我們就可以品味出,日本人對投資股票、基金、債券等有價證券的態度,應該是是比較慎重和嚴謹的。大多數日本人僅將股票、基金、債券等當作是“比銀行利率高些”的理財方式,而非賺錢的方式。也因此,在日本的散戶股民中,家庭主婦和單身白領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日本觀察員黃學清:由于股票價格上漲等原因,日本上市企業的數量也連續5年超過了前一年,但是在股市大漲的情況下,并沒有出現個人投資額和股民人數大漲的情況,日本央行的統計顯示,盡管多年來日元存款利息一直幾乎為零,但仍然50%的金融資產是躺在銀行里,而投資股票的比例不到10%。針對這種情況有許多專家分析過原因,主要的觀點是日本大多數人不喜歡股票投資。首先,因為政府財政在養老金制度中發揮著保底的作用,日本不像美國,退休以后領到的養老金和之前自己的投資有密切的關系,只要好好交了保險,基本生活沒有問題,另外有人從日本人保守的性格分析。確實到現在,還有很多日本人的觀念是應該靠辛勤勞動賺錢,覺得金融就是把錢倒來倒去做很空洞的事情,證券公司員工的被認可度常常低于有技術的藍領工人。另外,一些過去的股民,被日本股市二十多年的跌落和停滯弄得心有余悸不愿意再冒險,在日本社會只要安穩的工作,生活就能比較安定,做高風險投資對許多人來說,也就失去了迫切性。
編輯:李沛真
關鍵詞:股市;股票;投資;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
2015-04-26 09:53:00
2015-04-25 15:52:00
2015-04-23 10:4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