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津閩三自貿區今日掛牌 與上海共享一張負面清單
2015-04-21 08:01: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21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2013年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至今,“自貿區”這個詞我們已經不再陌生了:購買廉價進口產品、享受國外醫療服務、投資國外理財產品這些在自貿區都不再是夢想。今天,上海自貿區一枝獨秀的格局將正式結束,各界期待已久的第二批廣東、福建、天津三大自貿區將同時掛牌成立。至此,中國自貿試驗區從1家正式擴容到4家,自貿區面積從28.78平方公里擴大到近480平方公里。
昨天,國務院正式發布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總體方案,以及上海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未來,中國4家自貿區將共享同一張負面清單,外資準入的門檻進一步降低。所謂負面清單,簡單地說,就是以清單的形式公開列明:哪些經濟領域屬于不開放領域。除了清單上的禁區,其他行業、領域和經濟活動都受到許可。
那么,和已經建立1年半的上海自貿區相比,新一批自貿區為什么會花落廣東、天津和福建?中國自貿區家族的四個成員各自承擔著怎樣的功能和發展定位?未來哪些領域將在自貿區內迎來東風?記者為您制作了四張自貿區名片,讓我們傾聽來自四家自貿區的聲音。
第一張:廣東自貿區
廣東自貿區。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由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三個片區組成。南沙面向世界發達國家,主打工業和服務業;前海面向香港,主推金融創新;橫琴面向澳門,致力于文化教育、國家商務休閑旅游等領域。
廣東自貿區,關鍵詞:對港澳。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貿易深度,廣東都是與港澳合作最合適的選擇。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說,粵港澳是1+1+1>3,自貿區對香港企業是利好:
關家明:從貨柜碼頭的指標看,香港深圳廣州的貨物基本都在珠三角,都在同一個經濟區塊里。如果把三個貨柜碼頭加起來,我們每年吞吐量比上海、新加坡多一倍多,這才是更重要的。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說,如何推動和港澳企業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服務貿易中心和航運物流中心的優勢,促進與國際通行規則相對接營商環境的建設,是廣東自貿區的重要任務:
徐少華:對香港澳門企業放寬準入限制,在準入的資質、股比、經營范圍方面,享受更低門檻;促進內地與港澳服務業標準規則進一步對接;專門制定港澳人才的認定辦法,給予他們項目申報、創業創新、評價激勵、服務保障方面更多的措施。
第二張:天津自貿區
天津自貿區。總面積119.9平方公里,由天津港東疆、天津機場和濱海新區三個片區組成。天津港東疆側重現代服務業,天津機場側重高端制造業,而濱海新區則以金融創新為發力點。
天津自貿區,關鍵詞:京津冀。和上海同時申報自貿區的天津,卻和廣東、福建同一批獲批成立。在申報過程中,天津經歷了面積壓縮、定位調整等糾結過程,最終確立了“京津冀一體化”的方向。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盛斌:自貿園區它是一個點,京津冀是自貿園區發展的一個腹地,然后再輻射到更多的內陸地區。
天津市副市長閻慶民說,如何服務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主要目標。作為臨港、臨海城市,天津將加大口岸輻射的服務功能:
閻慶民:如何實現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和檢驗檢疫通關業務一體化;如何推動天津和河北港口一體化,如何支持北京、河北兩地在天津自貿試驗區延伸他們的專屬物流園區,以完善天津港為出海口,實現物流體系與政策體系的雙覆蓋。
編輯:任芳
關鍵詞: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
2015-04-21 08:17:00
2015-04-21 07:00:00
2015-04-21 05:3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