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綏化市明水縣雙興鎮雙長村的蔬菜種植基地44個標準化大棚整齊排列,棚內青翠欲滴的綠色辣椒掛滿枝頭,色澤鮮亮,長勢喜人。基地負責人田維清手捧一顆飽滿的辣椒,笑容滿面:“這荷蘭瑞克斯旺凱萊品種單個辣椒長30公分,重達六兩。”

作為雙興鎮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支柱,雙長村的辣椒種植基地以科技賦能農業,引入優質品種,帶動農戶走上致富路。荷蘭瑞克斯旺凱萊辣椒屬中熟品種,不僅豐產性好、耐寒性強,其畝產量更是普通品種的四倍以上,可達20000公斤左右。憑借皮薄肉厚、色澤鮮亮等優良品質,該品種辣椒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穩定,為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黃金作物”。

分揀、裝箱(高偉 攝)

優質高產的背后,是科學管理的支撐。田維清介紹,基地從選種、育苗到栽培全程嚴格遵循技術規范。針對北方氣候特點,利用溫室和大棚優勢,通過控溫、保濕、精準施肥等措施,實現辣椒在秋冬和早春的反季節生長。這一創新模式不僅延長了上市周期,更保障了辣椒的品質與產量,為市場供應提供了穩定保障。

產銷對接的暢通,讓豐收成果迅速轉化為經濟效益。上午10時,基地第二車辣椒裝車待發。據悉,每車辣椒收購價格穩定在每市斤兩元,首車辣椒已于前一天順利運往綏化市場,憑借過硬品質迅速打開銷路。目前,基地已與全國多家批發商建立長期合作,通過“訂單農業”模式,確保辣椒從田間到市場的無縫銜接,讓農戶無后顧之憂。

挑選好的辣椒(高偉 攝)

產業發展的紅利,更惠及了當地群眾。在蔬菜分揀處,20多名工人正忙碌著摘椒、分揀、裝箱。村民馮玉梅熟練地操作著,她算了一筆賬:“工資每小時能掙13元錢,一天能工作10小時左右,活兒不累,還能在家門口就業,日子越來越有奔頭。”第一天來基地務工的楊懷福同樣滿意:“活兒輕松,不累,中午還管飯,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基地的用工需求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機會,尤其是脫貧戶、留守婦女等群體,通過計件工資模式,人均月增收可達2000元以上。

雙興鎮的辣椒產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通過“優質品種+規模種植+科學管理+暢通銷售”的發展模式,基地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更構建了“產業興、百姓富”的良性循環。 (姚楊 )

編輯:陳顯春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