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和海南省新聞辦公室在海口聯合舉辦中外記者見面會。記者 李昊 攝

開放自信、充滿機遇的海南,再一次吸引境內外媒體的關注。10月1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和海南省新聞辦公室在海口聯合舉辦中外記者見面會,40余家境內外媒體60余名記者到場采訪,聚焦海南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進展成效,同時對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成型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等相關情況踴躍提問。

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將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當前,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首個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出臺實施,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島,海南正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前沿、地區互利合作的新熱土、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新引擎。

一個小時的見面會,現場座無虛席,記者踴躍提問,“封關”成為高頻詞。

“目前,封關任務整體推進順利,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王奉利介紹,8個對外開放口岸和10個“二線口岸”基礎設施及查驗設施設備已基本完備,64個反走私綜合執法站進駐運行并配備專業力量。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智慧監管平臺等信息系統建設完成,實現與口岸聯調聯試并始終保持熱備狀態。9月15日,海南已開展“二線口岸”試運行工作。

“封關后將給企業帶來哪些獲利政策?重點受益產業有哪些?”面對記者提問,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蔡強用翔實的數據詳細解答。他介紹,封關后,享受“零關稅”的商品范圍將擴大到約6600個稅目,涵蓋幾乎所有的生產設備和原材料;進口設備企業可節省約20%的進口稅收成本。生物醫藥、海上風電等超過1100個鼓勵類產業的相關企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15%優惠政策;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相關企業,可享受新增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所有行業的高端緊缺人才均可享受個人所得稅15%優惠政策。

自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一系列開放政策持續釋放活力,海南外貿連續5年增長。“封關后,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實施更加優惠的‘零關稅’政策、更加寬松的貿易管制、更加便利的通行舉措以及更加高效精準的監管模式,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海口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新聞發言人田濤表示,例如,含進口料件加工增值達到30%的貨物可免關稅銷往內地,有利于鼓勵企業在海南開展高端加工制造,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打通國際國內市場;借力自貿港政策東風,海南將進一步拓展新興市場,打造面向東南亞的“橋頭堡”。

當前,全球引資競爭激烈,海南自貿港如何吸引并留住高質量的外商投資?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余翔介紹,海南依靠的是“三大吸引力”,即政策制度、產業方向和營商環境。“‘招得來’是第一步,‘留得住、發展好’才是關鍵。”余翔表示,要讓每一位外資企業家在海南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事業沃土”,讓海南不僅因風景而美,更因營商環境而優。

媒體記者還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涉外制度集成創新、進出口管理政策制度、與東盟貿易往來、推進數據跨境流動等熱點領域開展提問。

見面會結束后,中外媒體采訪團將實地走訪海口、儋州、瓊海、三亞等地,深入探訪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前的政策布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產業發展動態及國際合作機遇,用鏡頭和筆觸呈現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成果,更立體、全面地向世界展示自貿港活力。(記者 張琬茜)

編輯:索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