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10月20日消息(記者 蔡文娟)日前,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印發公告,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并定于11月1日起實施。10月20日,記者就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優化調整內容及如何保障海南離島免稅產業以及監管防控風險等內容采訪了海南省財政廳、海口海關等部門。

游客在免稅店內選購商品(央廣網發 三亞國際免稅城供圖)

海南省財政廳副廳長周正介紹,本次政策優化調整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新增”和“三個優化”。其中,“一個新增”,是指在原有離島免稅45個商品大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商品范圍,具體包括新增2個商品大類,即寵物用品、可隨身攜帶的樂器。以及新增3個商品細類。“三個優化”,則是指此次調整有3項內容突破了原有政策范圍,對政策進行了全新的拓展和延伸。具體包括允許6類國內商品在離島免稅店免稅銷售、擴大政策適用人群,將離島免稅政策享惠對象擴大到涵蓋離境旅客、島內居民一年內一次離島可不限次數購買“即購即提”商品三個方面。

“此次政策優化不僅緊扣消費者日益豐富的多樣化購物需求,聚焦‘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促進作用,還特別注重提升島內居民的便利度和獲得感。”周正表示,以往,離島免稅政策制定了多種提貨方式,其中針對島內居民出臺了“返島提取”的便利化措施。此次政策優化后,島內居民購買免稅商品,將由過去的“根據離島集中購買”轉變為“根據需求有序購買”,便利程度大大提高,免稅購物與日常消費也將建立更為緊密的銜接。

為保障本次離島免稅優化政策更好落地實施,海關部門又將采取哪些服務保障措施和監管手段,進一步防范風險?“目前,海口海關已經構建了一套全鏈條、智能化、高效率的海關監管服務模式。”海口海關副關長曹鳴表示。

曹鳴介紹,海口海關創新實施“免保銜接”業務模式,打通保稅與免稅貨物靈活轉換通道,有效便利企業調整經營策略、拓寬銷售渠道。同時,實施“集中+自動”審單作業模式,實現免稅品“即到即報、即審即放”,顯著節約企業時間與物流成本。其次,全面實施免稅化妝品電子標簽,通過掃碼即可完成海關標簽檢驗,消費者也能一鍵獲取商品全貌信息,實現了口岸通關效率和消費者權益保障的雙提升。創新優化配送模式,支持企業運用無人機開展免稅品低空配送,打造“低空物流+智慧監管”新模式,將部分場景的配送時長壓縮至1小時以內,進一步提升商品配送效率和旅客購物體驗。還試點對免稅企業實施信用分級監管,根據企業信用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評分較高的企業可享受“先放后驗”等便利,實現守法企業通關更快、海關監管效能更高的目標。

此外,為保障本次離島免稅新規在11月1日順利落地,海口海關聚焦關鍵環節,扎實推進各項準備工作。“目前,此次離島免稅政策優化調整所涉及的信息化系統已全部就緒,海關監管服務保障已全面到位,免稅企業已完成新增品類商品的進口、通關等準備工作。”曹鳴透露。

離島免稅政策作為海南自貿港獨有的財稅政策,自2011年4月實施以來,歷經多次優化調整,政策效應持續釋放。記者了解到,2020年至2025年8月,海南離島免稅累計銷售額達2069億元,是2011年—2019年累計銷售額的3.8倍,目前海南離島免稅銷售規模在全球免稅市場的比重已超過8%。離島免稅購物已成為海南自貿港的“金字招牌”。

編輯:陶淦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