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堰7條小流域生態產品變現近2500萬元 湖北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從“單兵作戰”邁向全域推廣
8月11日,在十堰市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該市7條小流域的生態產品通過市場化交易實現價值轉化,總交易金額近2500萬元,同步獲得銀行意向授信1億元。據悉,這是我省首次實現生態產品規模化集中簽約,意味著湖北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從“單兵作戰”邁向全域推廣。
此次交易涉及茅箭區茅塔河、鄖陽區櫻桃溝、丹江口市浪河、竹山縣太和、房縣長峪河、武當山特區瓦房河、鄖西縣天河等7條覆蓋丹江口庫區核心區域的小流域,交易產品涵蓋物質供給和文化服務,包括農業種植、生態研學、特色文旅等10余種業態。
簽約儀式上,湖北憶鄉坪農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529萬元的價格,獲得茅箭區大坪村363畝土地18年生態旅游開發經營權,同時獲得1000萬元銀行授信。“得益于水利部門實施清潔小流域建設,曾經的林地吸引企業來投資建設研學基地,僅去年就接待了5萬余人次。”大坪村黨支部書記王先玉介紹,將利用交易資金持續開展水土保持工作,讓山更綠、水更清。
憶鄉坪副總經理周昕介紹,公司將使用好這筆資金,建設民宿、大型露營帳篷等,對研學基地提檔升級,打造國家級研學村。
“此次簽約的7個項目生態價值顯著、開發價值顯著。”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十堰市分行副行長姜彬表示,將成立專業服務團組,根據7個項目的特點,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十堰市肩負“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重任,多年不懈治理,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0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實現“雙下降”,丹江口水庫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以上,建成的一批生態清潔小流域,成為植被豐茂、水源涵養力強、水質凈化效果好的優質生態產品搖籃,為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打下堅實生態根基。
據悉,簽約的7條小流域均為近年治理重點工程區域,部分得益于增發國債等項目支持,治理成效顯著。丹江口市浪河、武當山特區瓦房河、鄖西縣天河等小流域甚至在治理工程完成后“即見效即轉化”,實現生態效益向經濟價值的無縫銜接。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集中轉化創新構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金融護航”的投融資格局,將為全省已建成的262條生態清潔小流域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據悉,此次簽約轉化收益將統籌用于當地鄉村振興、群眾增收及小流域水土保持設施的再投入和維護。(記者艾紅霞、余寬宏、通訊員李穎、郝毅、付杉)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