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青山療傷立規 為綠色發展撐腰 湖北率先發布兩項礦山修復標準

10月22日,我省發布《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自然恢復標準》與《露天開采礦山高陡巖質邊坡生態修復工程設計標準》兩項地方標準。此舉標志著我省在礦山生態修復領域邁出關鍵一步,首次實現了對礦山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的規范化、標準化有機結合,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依據。

礦山生態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過去,面對大量遺留的廢棄礦山和開采形成的陡峭邊坡,如何科學、經濟、有效地進行治理,常常缺乏統一的技術指引。此次發布的兩項標準,正是針對這些痛點難點給出了清晰的“湖北答案”。

其中,《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自然恢復標準》對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自然恢復工作的基本原則、適用條件、工作流程等提出了明確規定,充分體現“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要求,并在調查與問題識別、適宜性評價、實施與管護、監測與評估等方面作出具體要求,確保標準具備科學性、規范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露天開采礦山高陡巖質邊坡生態修復工程設計標準》對露天礦山高陡巖質邊坡生態修復治理工程設計工作作出明確規定,涵蓋工程設計原則、內容及方法等具體要求,并就工程地質勘(調)查、力學參數確定、穩定性分析、控制設計方法以及生態修復綠化喬木、灌木、草種等選取標準作出了詳細規定。

業內專家認為,這兩項標準的發布與實施,將徹底改變以往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標準不一、科學性不足等問題,有效提升修復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這不僅是我省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創新成果,也為全國同類地區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北經驗。(記者劉勝、通訊員唐玥)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