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年12月份繳存了個人養老金賬戶,配置的是個人養老金基金類產品,目前收益率已超過9%,業績跑贏了我投資的其他理財產品。”北京市民張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今年以來,不少像張先生這樣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嘗鮮者”,享受到了超預期收益帶來的喜悅,繼續繳存、投資的熱情同步增加。但整體來看,個人養老金業務“開戶熱、繳存冷”的現象仍然存在。“我行去年個人養老金開戶數實現翻倍增長,但實際繳存比例偏低,每年繳滿12000元的客戶比例更少。如今,我們的業務重心正從拉動開戶數增長轉向推動實際繳存率提升。”某國有大行養老金融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實地調研了解到,當下,多家銀行加大個人養老金賬戶繳存業務推廣力度,推出多項福利活動,加速從獲客向留客轉變。

  多重福利促繳存

  “從8月開始到9月下旬,參與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繳存的客戶可以獲得微信立減金。”工商銀行北京市西城區一家網點的客戶經理向記者介紹。

  “新開戶并且新繳存兩塊錢以上就可以領取最多188元微信立減金。已開戶客戶在活動期間今年首次繳存滿12000元,最多可以領取388元微信立減金,今年首次繳存超1000元的客戶最多可以領取68.8元微信立減金。”上述客戶經理說。

  農業銀行同樣推出了個人養老金繳存大禮包。“在我行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客戶,在8月底前,今年新增繳存滿500元可以抽取38元或88元微信立減金;新增繳存滿5000元,可以抽取最多388元微信立減金,疊加起來最多可抽取476元微信立減金。”農業銀行北京市東城區一家網點的工作人員說。

  此外,股份行、城商行等銀行也推出鼓勵個人養老金繳存的福利。浦發銀行北京地區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個人養老金開戶、繳存可享多重福利,比如單筆繳存個人養老金1000元及以上,有機會獲得微信立減金、視頻會員券、滴滴打車券等獎勵。”

  “首次繳存1元錢以上就可以參與抽獎,最多能抽到188元。今年累計繳存金額首次達到1000元,最多能抽到300元微信立減金。”北京銀行北京市西城區一家網點的工作人員說。

  銀行鼓勵客戶繳存個人養老金的背后是個人養老金實際繳存率偏低,個人養老金業務“開戶熱、繳存冷”的現象仍然存在,繳存資金整體規模不大。

  “之前鼓勵個人養老金開戶的力度比較大,不排除部分客戶是為了薅羊毛才開戶的,他們缺乏繳存意愿,不屬于我們的目標客戶。”一位股份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

  “在業務開展前期,由于個人養老金賬戶具有唯一性,一個客戶僅能在一家銀行開戶,因此,多數銀行的策略都是先把人吸引過來開戶,先把客戶數量做大、盤子做大,各家銀行競爭比較激烈,提供的開戶福利都很好。”上述國有大行養老金融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他補充道:“目前,個人養老金開戶增量與實際繳存增量存在一定差距,全國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量已突破7000萬戶,但實際繳存量不盡如人意,因此鼓勵有效繳存是我們當前及下階段開展業務的重點。”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居民繳存意愿不高存在多方面原因,一是我國能夠享受到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的人數量有限,個人養老金制度投資收益免稅的效果不明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繳費意愿;二是對于能夠享受到稅收優惠的人群來說,12000元的上限較低,發揮的作用較小,且受到流動性和投資范圍的較多限制;三是居民主動養老規劃意識不足,且對養老金融產品的理解有限。

  打造個人養老金產品體系

  為實現從獲客到留客的轉變,除各類個人養老金繳存福利外,打造多元化個人養老金產品矩陣也是近年來各類金融機構為吸引投資者繳存個人養老金所做的深層次探索。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市面上個人養老金產品已達1100款,包括儲蓄類產品466款、基金類產品303款、保險類產品296款、理財類產品35款。其中,基金類、保險類以及理財類產品較今年一季度末均有增加。

  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方面,中國理財網發布的第八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顯示,隨著中銀理財2只新產品入市,目前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總數已擴容至35只。從產品類型來看,固收類產品占比超八成,產品風險等級集中在中低風險、中風險。

  從回報率來看,公募機構發行的養老目標Y系列產品收益率較為亮眼,今年以來FOF類的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產品回報率可觀。

  以個人養老金基金FOF類產品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今年以來FOF類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產品回報率平均數接近5%。其中,工銀養老2050Y以24.79%的回報率領跑,國泰民安養老2040三年Y、嘉實養老2040五年Y、嘉實養老2050五年Y、南方養老目標日期2055五年持有Y等產品今年以來回報率均超15%。將時間拉長來看,截至8月12日,有超50只FOF類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產品自成立以來回報率突破10%。

  個人養老金發展前景廣闊

  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的推廣普及是一場需要穩步推進的持久戰,個人養老金業務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與廣闊的發展空間。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可投資產品豐富、可以提供專業的咨詢指導,是增強客戶黏性的關鍵,當前隨著個人養老金產品體系持續擴容,該市場的競爭已進入深水區。銀行既要開拓新客戶,又要做好相應的服務留住客戶。通過自身創新、加大與外部機構合作,進一步豐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可投資產品,讓客戶個人養老金投資有更多選擇,同時還應為客戶提供適合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投資咨詢服務。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表示,短期來看,銀行可通過繳存激勵引導用戶持續投入,同時,通過差異化的繳存規則設計、自動化服務體驗打造競爭優勢,為精準匹配產品、提供定制化服務奠定基礎。從中長期來看,銀行需進一步整合非金融服務,構建完善的養老金融生態;同時強化資產配置能力,動態優化運營體系,通過持續夯實生態優勢增強用戶黏性。

  在個人養老金產品的配置上,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養老目標,合理配置資產,避免過度集中投資某一種產品。在選擇個人養老金產品時,投資者應關注產品的凈值走勢和收益率波動情況,優先選擇歷史表現穩定、回撤控制較好的產品。

編輯:宓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