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持續演繹,超95%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實現正收益,消費主題基金卻呈現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兩極分化。

  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以來少數業績“告負”的基金中,多只消費主題產品墊底,它們或因重倉白酒等傳統消費股而表現乏力;或因調倉節奏而深陷業績泥潭。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消費主題基金憑借敏銳的“掘新”能力逆勢突圍,如海富通消費優選A今年以來的回報率超60%,消費主題基金首尾業績差超過70個百分點。

  對于接下來的消費投資,基金經理們普遍強調“向新而行”,在傳統消費復蘇信號尚不明朗的當下,敏銳捕捉消費領域的新變化、新品類、新方向,將是后市一決勝負的關鍵因素。

  部分消費主題基金“吊車尾”

  在結構性行情持續演繹的市場中,今年以來,部分醫藥主題基金漲幅已經翻倍,而有些消費主題基金還在負收益的泥潭中苦苦掙扎。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11日,近8000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主動偏股型基金中,95%以上的基金取得了正回報。而在300多只今年以來出現負收益的產品中,出現了多只消費主題基金的身影。

  截至8月11日,國融融信消費嚴選C和國融融信消費嚴選A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為-15.20%和-15.10%,在同類4521只基金中排名靠后。翻看國融融信消費嚴選的二季報,這只基金的前五大重倉股中有兩只白酒股,分別為第一大重倉股五糧液和第四大重倉股貴州茅臺,這兩只白酒股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分別為4.66%和4.42%。今年以來,貴州茅臺、五糧液股價表現均不盡如人意。一季報顯示,上述兩只白酒股也在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之中,分別位列第四、第六大重倉股。此外,二季度末,在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還出現了美的集團、北大荒、孩子王、伊利股份等消費股。由此可見,該基金是一只重倉傳統消費股的基金。

  不同于國融融信消費嚴選,鑫元消費甄選是專注新消費投資的基金產品。二季度末,在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出現了今年以來的熱門新消費股——泡泡瑪特。泡泡瑪特今年以來的漲幅一度超過200%。不過,這并未給鑫元消費甄選貢獻太多的助力,截至8月11日,鑫元消費甄選A和鑫元消費甄選C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為-14.73%和-14.94%。季報顯示,早在2024年二季度末,泡泡瑪特就出現在了該產品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在2024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泡泡瑪特未在該產品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出現。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泡泡瑪特重新成為該產品的第三大重倉股,持倉比例為5.69%。

  此外,在跌幅居前的基金中還出現了浦銀安盛消費升級、長信消費精選行業量化等多只消費主題基金。

  首尾業績差距大

  盡管部分消費主題基金的業績排名“吊車尾”,但并非所有的消費主題基金都業績不佳,不少基金憑借對港股新消費板塊的挖掘,取得了亮眼的業績。

  截至8月11日,海富通消費優選A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60.13%。二季報顯示,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今世緣、萬辰集團、潮宏基、勁仔食品、珀萊雅、三星醫療、首旅酒店、景旺電子、石頭科技、佐力藥業。與一季報相比,百亞股份、福達股份、海信家電、晶方科技、報喜鳥、晶晨股份退出前十大重倉股,今世緣、珀萊雅、三星醫療、首旅酒店、景旺電子、石頭科技新進十大重倉股。近幾個季度,這只基金的重倉股持續“大換血”,由此可見基金采取的投資策略較為靈活,輪動也較快。

  基金經理劉海嘯在二季報透露了其管理思路。他表示,二季度基金延續了一季度的投資思路,保持了較高倉位并突出新消費板塊的持倉權重,獲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臨近二季度末,在消費板塊分化加大背景下,基金在板塊內進行了進一步的擇優選股,同時適當加大了傳統消費品種以及電子等方向的配置。

  此外,財通資管消費精選、永贏新興消費智選、國聯滬港深大消費等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均超過40%。翻看這些基金的持倉,或重倉醫藥消費個股,或重倉了港股新消費品種,才得以在一眾消費主題基金中脫穎而出。

  新消費賽道火熱

  從消費主題基金明顯分化的業績表現中,可以看出今年新消費賽道火熱,而傳統消費領域仍有不確定因素。

  對于消費板塊的投資,銀華基金的基金經理李曉星表示,后市依然以結構性行情為主,消費投資關鍵要看新變化,新品類、新方向。外需方面,國產品牌與海外大牌的競爭到了深水區,要求國產品牌在產品力方面更加優秀,主要涉及的板塊在美護、珠寶、日化領域。未來的出海要求更高,是全方位的,產能、供應鏈、團隊、渠道都要出去,同時要做到深耕本地市場。在內需方面,服務類消費逐步回暖,其中大眾餐飲、出行等方向表現不錯。渠道變遷帶來的新品類機會,線下零售的改變,即時零售的快速發展,對食品、酒類、小家電等細分領域影響較大。

  廣發基金的基金經理劉杰表示,近期資金轉戰港股新消費板塊。因為波動幅度相對更小,加上近期內需政策刺激消費升級,港股新消費板塊景氣度有望提升。該板塊正構建在A股市場相對空白的新投資生態,吸引力凸顯。在結構上,A股消費板塊以白酒、白電等傳統必需消費為主;港股新消費板塊則聚焦服務與情緒消費,覆蓋更均衡,非必需消費占比近七成,精準契合Z世代個性化、體驗式消費需求,踩準消費升級節奏。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提示,新消費領域不同公司的發展邏輯、產業情況差異巨大,業績表現存在較大差異,能否押注有潛力的新消費公司,非常考驗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

編輯:宓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