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發債有望適度放開 專家:市場監督很重要
2014-04-22 09:29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導讀】預算法修正案開始第三次審議,地方政府舉債權限有望“有條件適度放開”。
央廣網財經北京4月2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貪污受賄十萬、百萬,老百姓關注度很高,但是決策不科學、預算不嚴謹,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往往可能是數億、甚至上百億,而大家的關注度卻并不高。要杜絕這樣的問題,預算法給力才行。預算法有“經濟憲法”之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昨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預算法修正案在這次會議上審議,格外引人關注。預算法修改就是管住政府“賬本子”,保護納稅人“錢袋子”。 比如三審稿適度放開地方政府舉債權限,使法制化、透明化 。
《預算法》前兩稿修正案都規定地方政府不得發行政府債券,但地方債抽刀斷水水更流,地方政府吃“5兩飯”,要干“7兩”的事。“事權”與“財權”嚴重錯配,通過融資平臺貸款、信托融資、城投債等各種方式“融資”,在幕后長袖善舞,地方債就成了剪不斷、理還亂的一把亂牌。玩法不一, 往往人們看到出完345678之后,又甩出來4個8,不知道到底在打幾幅牌。局內的金融人士都大呼地方債風險極大,去年審計署加班加點,摸清家底,認為風險總體可控。但地方債一直是個熱議話題,因為現在是一堆8的牌,以后可能玩出一把大貓來。
副審計長董大勝在今年兩會上成了熱門人物,頻繁地被問到,地方債務怎么還、哪些地方政府會破產?堵不如疏,索性暗債變明,法制監管,讓地方債浮上水面透明化。這次三審稿做了5項具體修改。總的方向就是“關后門開前門”,地方債走正常的程序,透明化。開了三個前門,明確了一、誰玩牌就是舉債主體是誰,二、怎么玩就是舉債的方式、用途,三、玩幾幅牌就是明確債務規模。關掉兩個后門,一、不準多拿牌,就是在法律規定之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舉借債務,二、出老千拿下,就是違法舉債擔當法律責任。這樣牌局透明,管住政府“賬本子”。
很多人覺得預算離自己很遠,實際上就像百姓自家賬本一樣,政府預算處處寫著民生。預算涵蓋政府收與支,其中收入主要靠稅收,稅收連著千家萬戶。現在財政預算公開但不透明,不僅是普通民眾,甚至連人大代表都直呼“看不懂”。打造透明財政所以難,在于一系列改革難題。目前存在哪些難題?怎么破解這些難題?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在財政管理公開透明這一方面,我們國家已經嘗試了很多年,同時也在不斷進行改革,但由于財政領域涉及到的各項事物牽扯面比較廣,專業性也很強,如果是一般的普通民眾,不具備財政稅收、金融方面的一些專業知識,很難對這個工作有比較透徹的了解。基于這個考慮,我們國家在財政的管理方面相對來講是通過不同的領域進行管理。
首先是政府的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但這是行政的機構,行政機構還要經過相應的立法部門、監督部門的審核監督,我們的立法部門主要是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專門有預算管理、財經問題方面的專門機構委員會來負責審核,代表普通民眾審核財稅方面、預算方面的一些預案,這是很重要的。另外,還有一些社會的公開等等。但畢竟我們是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而且經濟的事物、財稅的事物還很復雜,可能還存在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的余地,特別是在透明和公開方面。
編輯:楊雁霞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熱門圖片

央廣網官方微信

央廣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