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招生季,夏新生和同事們每天要接的咨詢電話“有幾百個”。這位北京科技職業大學招生負責人親歷了學校今年首次升入職業本科高校后的報考錄取盛況,密集的咨詢量,使得學校不得不啟用人工智能接聽系統分流。

今年,在各大普通高校陸續公布錄取結果的時候,同批次的職業本科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也已經公布。自2019年至今,職業本科高校已達87所。其中,今年有33所職業本科高校首次招生。記者梳理了2025年多所職業本科高校的錄取數據發現,大部分是一片“紅火”。同時往年曝出高分上職業本科的現象繼續存在。有高考621分考生選擇了金華職業技術大學護理專業;廣州職業技術大學錄取的400名物理類學生中,平均成績超過本科線近100分;寧波職業技術大學實現了“高分滿檔”,6個本科專業全部一次性滿額錄取。

  業內形成共識:曾經被視為“退路”和“兜底選項”的職業教育,通過職業本科的突圍,發展成高等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職業本科高校招生的連續火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分考生。這股熱潮如何解讀?又是否可以重塑高等教育的格局?帶著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多所職業本科高校和相關領域的專家。

  招生成績“亮眼”

  作為北京首家市屬公辦職業本科大學,目前,北京科技職業大學的本科錄取工作已經順利結束。夏新生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京內外投檔線均大幅高出本科控制線,迎來首年本科錄取開門紅。”

  在夏新生看來,考生用分數投票的背后是就業邏輯的勝利,“家長和考生更看重學校將來能給學生提供什么樣的職業發展”。據夏新生透露,今年有許多高分考生“放棄了能上普通本科或者民辦本科的機會”,選擇了北京科技職業大學。在錄取人數最多的北京市,本科普通批次專業組最高分是549分,超出本科控制線119分。在京外,提檔線超出本省本科控制線平均都在100分上下。

  在浙江,多所職業本科高校招生成績照樣亮眼。寧波職業技術大學首次招生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最高分達570分,超出浙江省一段線80分。金華職業技術大學本科護理專業錄取分數線超過570分,新設置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同樣突破570分大關,成為浙江省職業本科高校中570分以上專業數量最多的院校,9個本科專業投檔分位列省內職業本科高校同專業第一。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12個本科專業最高分均達600分,最低分535分。

  在廣東省,深圳職業技術大學2025年大幅增加了本科招生計劃,在廣東省物理類招生中,實驗班組最低591分,最高617分,最高分超過本科控制線181分;首年招生的歷史類“生源優質”,文科綜合組最低558分,最高584分。

  廣州職業技術大學的招生錄取則有著一股“強勁勢頭”,本科批物理類錄取最高分為562分,超本科線126分,超特控線28分;錄取最低分為520分,超本科線84分。

  “我校首年招生比較成功,從中可以得出一些啟示,如專業設置要緊密對接區域重大產業需求。”廣州職業技術大學職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趙鋒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該校今年開設了智能制造工程技術、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智能建造工程、軟件工程技術、金融科技應用、時尚品設計等6個本科專業,共招生470人,是廣東省內職業本科高校首年錄取本科人數最多的高校。

  據趙鋒解釋,職業本科教育對高分考生吸引力體現在多個維度。在學習內容上,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雙向發展,學生不僅掌握較扎實的理論知識,更有大量實操訓練與企業實習機會,能快速成長為行業實用人才。在學歷提升的選擇上,職業本科與普通本科具有同等效力,為考生提供了更多元的發展方向,既可以憑借專業技能直接就業,也能繼續深造考研,這讓高分考生有了新的優質選擇。

  “相對更高的就業率是一個重要因素。”趙鋒說。

  考生和家長的選擇更加理性

  對于職業本科高校招生連續幾年都比較火熱這一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聶偉認為,這證明了如今的考生和家長,接受教育更加理性,更加看重教育投資收益率和未來回報。

  “其實,高職院校就業率一直保持堅挺,就業質量較高。家長從教育投資收益率角度考慮,選擇就業前景好的職業本科,是理性的選擇。”聶偉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考生和家長愿意高分選擇上職業本科,說明了對職業本科甚至職業教育的認可,釋放了職業教育吸引力增強和社會發展環境變化的積極信號。”

  用聶偉的話說,工程技術類、電子類等與國家產業轉型重點相關的專業更受追捧。職業教育通過專業調整和課程改革,更加適應經濟發展需求,因此提高了學生和家長的教育預期。與此同時,近年來大批優質公辦高職升為職業本科高校,也對職業本科的社會形象提升有很大助力。

  “職業本科的發展,如今正在帶動整個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提升了職業教育的社會聲譽和認可度。”他說。

  夏新生也提到,在接到的咨詢電話里,家長們反復追問的核心問題直指要害:“首先問就業的情況,問哪些專業有明確的訂單班。此外,他們也關心學校的專業設置和與企業的聯合培養情況。”

  據夏新生介紹,如今,校企融合的培養模式成為吸引考生的王牌。“我們在招生時會更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突出了校企合作、聯合培養,突出今后學生的就業優勢。”他提到,目前北京科技職業大學的教學設計和時間安排,都和企業高度對接。

  2025年,該校首批共設置機械電子工程技術、自動化技術與應用、汽車工程技術、集成電路工程技術、合成生物技術、數字媒體藝術等6個本科招生專業,“得到廣大考生和家長的熱烈追捧”。在北京科技職業大學,通過學校和行業領軍企業的聯合培養,學生不僅能掌握扎實理論基礎、高端技術技能,更能夠通過不斷學習、創新和實踐,“取得個人素養和職業發展的全方位突破”。

  除了“就業去向更集中”的集成電路工程技術訂單班,自動化技術與應用、機械電子工程技術等專業也格外受歡迎,其中自動化技術與應用專業“無論是平均分還是最高分都是最高的”,其魅力在于“選擇面大”。

  “我覺得這也是考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越來越認可和信任了。”夏新生說。

  高分讀職業本科未來會成為正常現象

  聶偉還提到,職業本科招生看起來“火”了的另一個原因,是今年職業本科高校數量增加。

  “今年職業本科高校已經達到80多所,較之前有較大增長。招生的學校一多,宣傳也多,形成了規模效應,高分現象也就自然被大家注意到了。以后,隨著職業本科高校數量越來越多,大家可能就習以為常,就不會過多關注職業本科招生分數高這個現象。高分讀職業本科也會成為正常現象,不會成為關注熱點和‘新聞’,才說明職業教育的價值真正被社會認可。”聶偉覺得,如今職業本科高校招生分數高能成為新聞,背后的潛臺詞其實是,大眾潛意識里仍然認為職業教育不應該有這么高的分數線。

  “公辦職業本科高校的招生錄取分數線,一直都挺高,基本上都超過本省的本科招生錄取分數線80分,最低也超過了50多分。”聶偉點明核心,“其實這些學校還沒有升本的時候,有的專業分數線就已經達到或超過本科線。它們開設的專業,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符合產業技術迭代升級的需要,能讓人們看到就業的前景和未來的職業期待。”

  廣州職業技術大學的專業建設印證了這一點,趙鋒提到,學校始終走在產業前沿,“積極適應技術變革的趨勢,加強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及時將行業企業新技術融入專業建設當中去”。學校開設的智能建造工程、金融科技應用專業,就是應用新技術,對傳統專業進行了升級。

  據趙鋒介紹,學校還把社會服務作為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引導人才培養增強社會適應性的重要途徑。目前,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廣州職業技術大學專門整合了專業優勢,面向“百千萬工程”所需,廣泛開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等,以助力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

  “職業院校要與政府配合,采取多種途徑宣傳職業教育,讓更多人了解職業教育并看到其優勢與潛力。”趙鋒說。

  在感慨職業本科“火”起來了的同時,聶偉也忍不住感慨,職業本科的發展將會加速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和優化,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結構性就業矛盾提供方案,并推動其他類型本科高校改革發展。比如,鼓勵應用型本科高校開設職業本科專業,已有不少學校積極響應。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面向重點產業的專業學生就業肯定好。那么,高等教育的格局也必將發生變化。”聶偉用兩個字總結了這種變化——務實。

編輯:吳佳怡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