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網絡視聽穩步健康發展,產業規模實現241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上海,已然成為網絡視聽內容創作的熱土。

今年9月,“上海互聯網內容創作者活動月”拉開帷幕。作為活動月重頭戲,9月19日至20日,第二屆上海網絡視聽內容創作者大會在楊浦大創智公共服務平臺舉辦,這是國內首個以“創作者”為主角的行業盛會。本屆大會以“眾聲成樂”為主題,匯聚國內外知名創作者、行業頭部平臺、專家學者與產業機構,共同探討網絡視聽產業的未來路徑。

為什么是上海?知名短視頻博主“G僧東”的答案是包容,“上海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很多新的概念在上海誕生或流行,進而傳播到全國”。小紅書博主“這是中國的from China”說:“沒有小紅書我們不會被看到,而它的總部就在上海。上海更加國際化,也更追求文化創新發展的價值觀。”脫口秀演員何廣智也給出幽默的回答:“上海,我的靈感房東”。

上海網絡視聽產業產值高速增長

大會上發布的《2025年網絡視聽內容創作者白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國內網絡視聽產業規模突破1.22萬億元,相關企業總數達到75.7萬家,僅2024年就新增12.5萬家,新增占比超過16%。網絡視頻用戶超過10.7億,幾乎覆蓋全民網絡用戶;短視頻創作者賬號規模已達16.2億,全國每日短視頻上傳量突破1.3億條。智能終端的普及、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以及平臺工具的持續優化,大幅降低了內容生產門檻。商業機制與流量激勵的制度化,促使創作者逐步擺脫偶發性的“靈感輸出”,轉向可持續的職業路徑,慢慢成為就業增量與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

網絡視聽創作的價值正在突破“單一作品”的傳統定位,逐漸擴展至商業、就業和公共服務等多元場景,成為推動經濟與民生的新型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中視頻”創作生態愈加成熟,知識、文化與敘事類內容通過系列化、IP化與跨平臺復用,沉淀為可復看、可二創、可遷移的“抗衰資產”,在垂類社群中形成穩固的認同與信任。數據顯示,中長視頻為主流的嗶哩嗶哩在2024年的平臺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102分鐘。短視頻平臺抖音數據也顯示,精選中時長視頻(大于等于30分鐘)的視頻總量同比增長207%。

隨著網絡視聽內容成為中國互聯網使用率最高的應用形態,上海憑借平臺集群、政策支持與城市場景優勢,成為觀察網絡視聽產業生態的理想窗口。2024年,上海網絡視聽產業產值保持高速增長,本地重點平臺注冊用戶數超過5億,覆蓋全國網民的一半以上,其中,嗶哩嗶哩日均活躍用戶數1.09億、小紅書每天新增筆記超過45萬。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形成涵蓋長視頻、中視頻、短視頻、網絡音頻、網絡直播等多元業態并存、融合演進的發展格局,并呈現出用戶規模大、使用黏性強、平臺信息海量、用戶興趣多元、深度鏈接消費等特點,成為驅動上海城市整體數字化轉型、引領中國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B站全年月均活躍UP主人數超過400萬,上海地區萬粉以上UP主人數超過40萬,上海也是百大UP主最多的城市,覆蓋游戲、科技、AI等各種領域,上海是一個能夠產出國內最優質內容創作者的地方。”嗶哩嗶哩董事長、CEO陳睿說,上海不僅有優質的硬件條件,還有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上海是互聯網創作者最好的舞臺,更多內容創作者會以此為終身職業,安家在上海。”

吸引優質內容創作者來上海

今年7月,《上海市關于支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滬九條”)正式發布,提出在黃浦、楊浦兩區掛牌建設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并配套推出激勵優質創作、完善產業服務、開放創作場景、拓展職業通道等措施。這份被業內稱為“滬九條”的政策,不僅讓上海成為爆款內容的策源地,更為創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走進距離大創智公共服務平臺僅幾百米的“V聚場”,“G僧東”“不刷題的吳姥姥”等網絡大V的短視頻在一樓空間輪番播出。元鑰傳媒CEO、“不刷題”團隊負責人陳全告訴記者,“不刷題的吳姥姥”團隊是首批入駐“V聚場”的企業之一。“吳姥姥是同濟大學退休物理教授吳於人,V聚場的政策優勢是吸引我們入駐的主要原因。”陳全說,“不刷題的吳姥姥”在全網約有1500萬粉絲,“我們持續做線上、線下的科普和科學教育,楊浦集聚了高校、創新企業、平臺資源,在這里做科技創新普及,天時地利人和。”

7月17日起,楊浦區以“V聚場”為核心載體推進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建設,短短兩個月,已吸引“G僧東”“不刷題的吳姥姥”“蘇星河牛通”等20余家優質主體簽約入駐,全網粉絲量超過1億。“目前還有300余家意向企業等待申請V聚場后續入駐,形成了一定的磁吸效應。”V聚場總經理邱婷告訴記者,“V聚場”更像是一個行業能量站。整棟樓中,一樓的“櫻有盡有”政務服務中心,區委網信辦、區投促辦等多部門派駐服務專員,精準解答企業疑問,提供針對性的決策參考;二樓的“靈感實驗室”開放區,搭配秋千、瑜伽球等創意設施,供內容創作者在此互動、交流;三樓的直播間設施一應俱全,被“大V”頻繁使用。“對于入駐企業,我們提供首年房租全免、第二年減免75%、第三年減免50%等政策支持。”邱婷說,“創作活動多樣化、入駐服務精細化、整體規劃全域化,下一步,楊浦將進一步聚人才、出產品、育產業、優生態,讓‘V聚場’真正成為全國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的‘夢工廠’。”

在黃浦區九江路69號的外灘FTC,入駐集聚區的知名博主“蕭大業”順利通過市級部門審核,將成為“滬九條”的首批落戶人員。2020年起,視頻號“蕭大業”更新視頻超過1600條,2023年、2024年年均總播放量破3億,日均播放量破100萬,蟬聯多個第三方影響力榜單第一。賬號負責人肖遙介紹,這是他和父親“蕭大業”共同運營的一個賬號,父子倆決定把公司遷移到黃浦,是因為上海的老城廂有很多可以挖掘、探索的內容創作空間。“內容創作者的訴求無非是有沒有更好的素材、更好的政策,FTC緊鄰外灘,在素材、視頻內容的取景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肖遙說,未來賬號計劃深度挖掘滬上特色景點,推出《老上海》系列vlog;也將推出《老國貨》系列短視頻,講述老上海的品牌故事。

記者看到,FTC的電子顯示屏上,一周排片表列得滿滿當當,“蕭大業”將在本周末舉辦面向粉絲的座談會。黃浦科創集團副總經理陳萌介紹,外灘FTC不僅是為創作者提供物理空間,更通過這個空間鏈接黃浦的政策、資源、產業生態。“短短兩個多月,集聚區已積極對接300余組MCN機構與內容創作者,吸引23家企業完成注冊落地。”她說,黃浦區將錨定“打造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高地”目標,全面推進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集聚區建設。

當晚,大會揭曉“潮涌2025 聽見上海的心跳”優質內容創作者。拿弓子的波塞東、Nico的日常、oskarpianist、哇塞幾張、小透明明TM、墨韻Moyun、吐提古麗熱杰、食貧道、這是中國的From China、保保熊十名創作者,憑借在各自領域的高質量內容創作入選。未來,上海將持續為優質內容創作者搭建通暢渠道和廣闊舞臺,鼓勵創作者在上海共創高質量內容。(記者 張熠)

編輯:沈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