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上海各大特色餐飲集聚街區化身國風體驗場,讓市民游客在衣袂飄飄間品味美食,于文化浸潤中感受海派餐飲。沉浸式國風餐飲與大街小巷洋溢的一派“中國紅”交相輝映,成為節日一道亮麗的風景。

換上國風服裝邊吃邊賞

“我已經77歲啦,這輩子從來沒有這樣的體驗,老扎勁額!”10月2日上午11時許,上海特色餐飲集聚街區——浦東金橋EKA·天物園區內蜀宴賦餐廳的“妝造司”區域,正在等候化妝的匡阿姨一臉興奮。只見她一身漢服,還披上了珍珠鏤空披肩,貴氣十足。“今天我們一家五口特意來這里吃飯,我、兒媳、親家姆媽3人還租了漢服,化化妝,拍拍照。”

EKA·天物園區是百年老廠華麗蛻變的潮流園區,它曾經是上海航海儀器總廠,前身更能追溯到1869年創建的海關浦東工廠,原來的40多座老廠房,經多位建筑師之手,整舊如舊,廠區內原有的參天大樹也得以繼續保留。

蜀宴賦餐廳來自成都,今年9月21日,其華東首店在EKA·天物正式開業。餐廳定位于“全球首家全景沉浸式禮樂文化主題餐秀”,顧客邊用餐,邊可以沉浸式體驗先秦、兩漢、唐宋、明清六朝六代的樂舞風貌和宴飲圖景。選擇漢服妝造的顧客,還可以拍照打卡留念。

“本以為我們消費價位較高,市場還有待培育,沒想到今天午市已有九成上座率,按預訂情況,今天晚市上座率將達百分之百。”店經理王曉梅笑著對記者說,“假期后幾天的預訂情況也不錯,這說明我們把華東首店落戶在上海,落戶在浦東是完全正確的。”

據介紹,由于從歷史淵源上看,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區與楚漢文化密切相關,因此這家華東首店特別為舞美團隊定制了“春申君”服飾,與城市文化呼應。

沉浸式消費場景“上新”

從“吃味道”到“吃文化”,沉浸式國風餐飲的消費場景不止EKA·天物一處。

9月30日晚,2025年南翔國潮大會在南翔古鎮拉開帷幕,“千桌萬人小籠宴”沿街開席。市民游客不僅能在熱氣蒸騰中品嘗國家級非遺南翔小籠,更在千人共品、歡聲笑語里感受古鎮國風國潮的魅力。

嘉定南翔古鎮既有梁代的云翔寺和古井、五代的雙塔、明代的檀園和橋梁、清代乾隆御碑及民國許蘇民先生墓等名勝古跡,也有白鶴南翔、御駕橋、劉伯溫智破龍穴地等歷史傳說,還有南翔小籠、郁金香酒、羅漢菜、肥羊大面等“南翔四大名菜”。

上海南翔老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慶中秋假期,他們會用“穿漢服、游古鎮、吃小籠”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對消費進行“引流”。“身著傳統漢服及國風服飾(新中式、旗袍等)的游客,可以領免費的檀園門票、南翔小籠代金券等,每天限量100份。10月1日當天,南翔古鎮客流超過了4.8萬人次,門票、代金券也是早早一搶而空。”

上海市服務消費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范林根告訴記者,如今,在餐飲行業愈發“卷”的當下,消費者對餐廳的期待已不止于口腹之欲,更追求文化浸潤、情感共鳴與社交分享的沉浸式體驗。

記者了解到,國慶中秋假期,正值2025上海服務消費“+”年華活動火熱進行,還有七寶古鎮、鴻壽坊等上海特色餐飲集聚街區,借著上海國際光影節的東風,將國風氛圍拉滿——

七寶古鎮區域的蒲匯塘兩岸,只見美輪美奐的水幕光影秀映照著沿岸高掛的燈籠與燈火通明的茶館,江南水鄉的節日韻味撲面而來,百余家非遺特色美食在此集結。塘橋飯店更是將國風美食與景致完美融合,這家本幫菜老店保留著明清風格建筑,臨窗景觀位可俯瞰蒲匯塘河景,紅燒鮰魚、油爆河蝦等經典本幫菜與河鮮特色,讓消費者在品味美味的同時,沉浸式感受水鄉風情。

再過幾天,10月6日,長壽路商圈的鴻壽坊將在中秋夜打造專屬國風浪漫。賞月特別演出將古風與明月相融,市民游客如身著漢服到場參與互動,還能領取中秋兔子燈,在傳統文化美學中解鎖夜生活新體驗。無論是約會碰頭還是全家遛娃,都能在這精致煙火氣里,邂逅國風餐飲與休閑的雙重樂趣……(記者 吳衛群)

編輯:沈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