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點催活力,舞姿映初心。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一場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廣場舞比賽,讓全縣群眾文化熱情徹底“燃”了起來。由中共左云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的這場賽事,沒有局限于“比技巧、拼名次”的傳統模式,而是讓廣場舞成為群眾表達熱愛、展現風貌的舞臺,每一支隊伍的舞步里,都藏著左云人對生活的熱忱、對時代的禮贊。

廣場舞比賽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主題(左云縣文旅局供圖)

專業評委“坐鎮”:不只為打分,更要挖掘“民間精彩”

“這支隊伍把咱們左云的民歌編進舞蹈里,動作還融合了農耕勞作的姿態,太有地方特色了!”比賽現場,五位專業評委的點評格外亮眼。一號評委田夏(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大同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二號評委李曉化(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考級考官)等業界專家,沒有用“高不可攀”的專業標準苛責,反而更關注舞蹈里的“左云故事”——服裝是否貼合地域文化、動作是否傳遞生活氣息、伴奏是否選用當地民歌,都成了評判的重要維度。

“我們不是來‘挑錯’的,是來發現民間舞蹈的生命力。”評委李嘉在點評時說。當看到一支由農村婦女組成的隊伍,用略顯質樸卻充滿力量的動作演繹時,評委臧力容忍不住點贊:“她們的眼神里有光,這才是新時代群眾該有的精神風貌!”專業評委的包容與認可,讓參賽隊伍更敢“秀”出自己的特色。

賽場之上“無配角”:抽簽定序展風采,每支隊伍都是主角

“3號隊伍準備上場!”隨著主持人播報,來自縣社區的“夕陽紅舞蹈隊”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上舞臺。不同于部分賽事“重點打造種子隊伍”的做法,此次比賽嚴格按照抽簽順序決定出場順序,且規定“表演開始后不得中途停止、不得重演”,確保每一支隊伍都能公平展現風采。

比賽現場(左云縣文旅局供圖)

有的隊伍身著繡著左云風光的傳統服飾;有的隊伍穿著運動裝,還加入了跳繩、拍球等趣味元素;還有的隊伍邀請村里的民間藝人伴奏,用左云本土民歌為舞蹈注入獨特韻味。“我們沒受過專業訓練,就是喜歡跳舞,能在這么大的舞臺上展示,比拿名次還開心!”來自鄉鎮的王阿姨說,為了這場比賽,隊員們每天農忙后湊在一起排練,汗水里全是快樂。

舞步之外“有深意”:不只是比賽,更是群眾精神的“集結號”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但奮進的腳步永不停歇!碑斨鞒秩苏f出結束語時,現場仍回蕩著觀眾的掌聲與歡呼聲。這場比賽,最終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熱鬧場面,反而因為每支隊伍的獨特性,讓“百花齊放”成了最大亮點——有的隊伍獲“最佳創意獎”,有的獲“最佳風貌獎”,還有的獲“最佳地域特色獎”,獎項設置更像是對群眾文化熱情的“集體致敬”。

賽后,不少參賽隊員主動交流起舞蹈編排心得:“下次我們想把左云的長城元素編進去”“可以邀請小學生一起跳,傳承咱們的文化”?h文旅局負責人表示:“辦廣場舞比賽,不只是搞一場活動,更是想通過舞蹈這個‘紐帶’,讓群眾主動參與到文化建設中,讓‘奮進新征程’的精神,通過舞步走進每個人心里!

如今,這場廣場舞比賽的余熱仍在左云蔓延——社區廣場上跳舞的人多了,鄉鎮里自發組建的舞蹈隊多了,就連老人小孩都能哼上幾句比賽時的伴奏民歌。左云縣用一場“接地氣、有溫度”的賽事證明,群眾文化活動不必追求“高大上”,只要貼近群眾生活、點燃群眾熱情,就能成為展現地域活力、凝聚奮進力量的“精彩窗口”,這也為其他地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鮮活參考。(曹苗苗)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