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8月16日消息(記者韓雨晨)津城的街巷中,總氤氳著新舊交織的獨特氣息。紅磚墻的紋路里藏著過往的故事,老廠房的鋼梁上還留著工業時代的印記……如今,天津市南開區讓這份底蘊煥發新生:94.4萬平方米的存量空間被喚醒,老廠房承載起科創夢想,閑置地塊綻放出產業活力。這里的變遷,是天津“守正創新”的生動寫照。

向上生長的創新坐標

西營門片區的工地上,塔吊揮舞著鋼鐵臂膀,天開創新示范產業園正拔地而起。這座20萬平方米的園區,是天津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工業上樓”項目,其采用的“產品化模塊設計”,使每個生產單元可根據企業需求自由組合,如同一個個樂高積木,充滿了無限可能。

“我們緊抓天開園建設機遇,全面對標中關村,著力打造‘類海淀’創新創業生態。”南開區委常委、副區長霍志剛介紹道,“同時,在拓展高校空間資源、打造科研項目轉化聚集地和盤活科研院所資源、加快補強載體支撐方面,我們不斷為天南大本部校區建設做好服務,推動高校自主盤活閑置資源,并積極引導科研院所自主更新,加大天開園核心區科創載體供給。”

西營門片區城市更新效果圖(央廣網發 南開區供圖)

天開創新示范產業園采用物流人流分離設計,層高、承重、電容量等指標精準匹配工業需求,實現研發、驗證、中小試到小規模生產的全鏈條貫通。不遠處,2萬平方米的天開中試基地則由天津工業縫紉機廠老廠房改造而來,已引進維爾佰德、提爾科技等54家硬科技企業。一個個項目,讓老舊空間煥發新生,實現了“舊瓶裝新酒”的質變。

天開創新示范產業園二期同樣令人期待,這座總投資5.6億元、占地超4.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的“垂直智造城”,以“混合功能型綜合載體”為設計核心。“項目一期計劃2025年12月竣工交付,二期計劃2025年12月主體封頂,2026年完工,將吸引一大批智能制造業企業入駐,帶動區域產業結構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為南開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南開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喚醒沉睡的空間密碼

“產業用地要‘擴’、工業用地要‘保’,我們堅持一項一策,建立閑置載體信息化平臺,強化招商落地,瞄準優質企業精準招商,將閑置資產打造成承接項目載體空間,實現盤活資源與優質產業項目同步導入。”據南開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郭曉軍介紹,南開區系統梳理出58塊、134.7萬平方米閑置土地資源,建立信息化平臺精準施策。

位于天開園核心區的天開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項目于3月28日正式開工,這是全區首個以生物醫藥為產業聚焦方向的科研載體。該項目由天津南開科技創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與民營上市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建設生物制藥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計劃總投資約為3億元,建設規模預計為4.5萬平方米,將為生物醫藥相關企業提供小試中試載體,助力產業創新發展,預計2027年竣工。

天開園核心區(央廣網發 南開區供圖)

開工現場,南開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區住建委、區投促局、規劃南開分局、區生態環境局、區衛健委等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悉數到場,問需于企,送上開工上門服務“大禮包”。九州通醫藥集團黨委副書記、天津九州通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董事長鄧會燕對南開區的效率贊不絕口,表示對在這里扎根發展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在位于南開區利豐路與金北道交口東北側的天津大學愛爾眼科醫院天津總部新建項目施工現場也是一片繁忙。該項目總建筑面積達3.6萬余平方米,建成后將輻射京津冀地區,為廣大患者提供世界一流的眼科檢驗設備及最前沿的眼科醫學診療服務。

“天津大學愛爾眼科醫院與南開區的合作,是校地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我們雙方將共同打造醫療、教學、科研一體化的醫療中心,進一步提升南開區乃至天津市的眼科醫療水平,為培養更多眼科醫療人才提供有力支撐。”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黨委書記張躍文表示。

項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是南開區政務服務的高效協同與制度創新的堅實支撐。天津亮晶醫療管理有限公司開發經理尚小健感慨地說:“我們實現了‘拿證即開工’,這種高效服務讓我們企業深受其益,發展紅利顯而易見。”

據南開區政務服務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聯合審批服務專班通過“前期介入指導+全流程跟蹤”的模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在項目啟動初期,我們得知企業在土地規劃階段遇到的困難后,政務服務專員立刻協調規劃部門,研究解決方案、破解難題,為企業審批全流程鋪平道路;在施工許可階段,我們開啟‘綠色通道’實現當日提交、當日辦結,極大提高了審批效率。”這種高效協同的工作模式,贏得了企業的廣泛贊譽和信任。

據了解,目前南開區在建科創產業項目共7個,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吸引九州通、愛爾集團、九安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加大投資,總投資規模42億元,總建筑面積59.3萬平方米,分別聚焦生物醫藥、傳感器、智能制造、大健康等前沿領域。為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南開區成立全區重點產業項目專班,圍繞前期審批、日常監管、協同招商等關鍵環節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2025年天開創新示范產業園一期等16萬平方米科創載體率先實現竣工交付。

南開區的蛻變,恰似津派文化的“兼容并蓄”,在堅守底蘊的同時勇敢創新。那些從閑置空間里萌發的新動能,正讓這片土地的故事愈發鮮活。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