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今年地方債風險敞口在涉煤涉礦信托領域
2014-06-16 16:2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導讀】今年有2.4萬億元地方債到期,個別地方負債率超過100%。經濟之聲評論:地方債償債進入"高峰年",短期壓力增大。
央廣網財經6月1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年,地方政府發債額度達到4000億元,10多個省市開始試點“自發自還”。關于地方債,大家都在擔心它的風險,因為很多地方債務對應的是地方的資產,而且和歐債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地方債不是發福利而是做投資,有一些底線。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財經專欄作家葉檀就此解讀。
主持人:為什么今年會出現地方債的還債高峰?
葉檀:主要是因為前兩年借的債非常龐大,因為前兩年是一個建設高峰期,所以從發債到信托,尤其是前兩年的信托特別多,再加上發行城投債,所以它的實有負債加或有負債加起來今年到期額就顯得非常大。要強調一下,2.4萬億的地方債是所有負債的類型加總,規模當然非常大。如果今年土地價格下降,而稅收情況又不太好,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是難以償還的。
主持人:您擔心償還能力?
葉檀:對,從2.4萬億來看,現在這個償還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從城投債來看,我們發現2009年發行城投債,2010年有的城投債就出現了問題,有的比較偏遠的省份,一些地方政府的償還能力出現了問題,而且它的信用也出現了問題,出現了一些偷逃資產的情況,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2.4萬億里邊的一些債務,尤其是一些涉煤涉礦信托,再包括一些基建的債務恐怕會成為比較大的問題。
主持人:據您觀察,這里比較大的問題資產占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葉檀:一些邊遠地區,或者土地價格下行比較快,以前負債率比較高,使得它的資產負債表已經出現崩潰的城市,風險比較大。據我觀察,主要出現在兩類地方,第一類地方是單一的資源型主導城市,比如說一些涉煤、涉礦的城市。另外一類是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城市,出口下行,成本上升,制造業的基地又開始西移,這樣的一些城市目前也處于困境。
主持人:核心問題都是這一類城市的產業出現的問題,要么是產業的資產價格出現問題,要么是產業出現外遷。如果從宏觀全局的角度來看,這2.4萬億即將到期的地方債,在今年這個高峰償還期,您覺得主要的風險敞口爆發點會在什么位置?
葉檀:今年主要風險敞口的爆發點會在一些信托領域,主要是涉煤、涉礦的信托領域。雖然負債的種類非常多,包括城投債,還有一些其他的負債,有一些貸款的項目,但是像貸款,重點的基建項目是可以借新償舊繼續償還的。另外,今年年初以來發改委也說的非常清楚,城投債在發債的一些重點項目也可以借新償舊。去年很多人表示地方債務危機,尤其城投債務危機會爆發,因為去年開始它的償還量就非常大,但是去年并沒有爆發,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借舊償新。但是有一些領域不能借新償舊,而土地價格又在下降,比如一些沒有辦法償還利息,償還收益率的信托產品,從理論上來信托產品并不保本,但它有時候會納入到地方債的統計范圍之內。
主持人:您談到一個很重要的詞,就是借新償舊,這種新的貸款方式,今年如果繼續推行,對于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您覺得影響大不大?
葉檀:這個影響非常大,推出這個政策以來,從去年到今年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也就是說隱性的地方債,包括城投債都出現了一個大牛市,價格非常高,但收益率非常低。從理論上來說,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地方債務這么高,償還能力有問題,為什么會出現債券牛市?這對于地方債發債是非常有利的,主要就是因為投資者都看到了背后的政府引進的信用擔保,都看到了借新還舊,事實上是不會爆發債務危機的。
主持人:如果長期來看,我們要不要解決這個問題?用什么辦法解決?
葉檀:長期來看必須要解決債務危機的問題,第一,要把企業和地方政府的邊界劃分清楚。從本質上來說,城投債是一種企業債,但是城投債借債的主體背后又是地方政府,它把政府跟企業混為一談進行發債,這種邏輯必須要破除。
第二,我們必須要有借貸的信用在里面,要建立一個借貸的基礎信用體制,所以今年試發試行的地方債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然后又建立剛性需求,地方政府以什么價格來發行是清清楚楚的,這個是試圖約束地方政府在發債過程中按照市場化的、公共財政的方式進行。
最后,在發債過程中每一個項目都得透明,發債做什么?這個項目的成本,預計收益是多少?如果連續不能達標,地方債就不能發行,或者說它發行的成本就會非常高,地方政府也就會抑制它發債的胃口,但是現在這些約束都不存在,地方政府忽明忽暗的以各種方式發行了很多債務。

編輯:李靜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熱門圖片

央廣網官方微信

央廣網財經